搜索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和记娱乐怡情博娱官网

陶鹏|方言那点事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很多地区、很多民族都持有自己的语言,构成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时候,我家邻居孙大爷一家是早年里从山东迁徙过来的(俗称“闯关东”)。孙大爷和孙大娘都是地道的山东人(具体县市不详),说得一口流利的山东方言。每次去他们家玩,孙大娘都拉着我的手,满脸笑容地跟我唠嗑,我一脸懵逼地看着她,那些无法听懂的语言简直是天书一般的存在,如果没有孙家二哥在场给我充当“同声传译”,我只能傻呆呆地站在原地,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气氛尴尬到空气都凝滞起来。

东北也有自己的方言,只不过跟普通话比较接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人都能听得懂。

受严寒天气影响,东北男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鼻炎,所以说起话来都有点鼻音,再加上掺杂一些“嗯呢、那啥、磕碜”之类的俚语,就让东北话也自成一派了。记得前些年网上出了一套“东北话六级”的题目,作为地道的东北人,我也不能完全答对,感到非常惭愧。由于东北话接近普通话,所以最大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走到哪里口音都不会变化,倒是应了东北人爽朗大方心直口快的性格。

普通话教育是东北各个学校从小就大力开展的必修课。我高中时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她经常教导我们,要说“什么”,不要说“啥”,尽量把每个字都说标准了。这也让我受益匪浅,在多年的工作生活当中,尽量操着相对标准的普通话,能够跟五湖四海的朋友同事自由交流沟通。

黄河以北的方言,大多是能够听得懂的。

这时,方言就有种魔力,吸引人去模仿学习。

每次去北京,在出租车上跟司机攀谈聊天,享受着他满嘴的“京片子”,竟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溜达出几句儿话音,觉得怪好玩的。跟天津的同学唠嗑,也时不时地说一句“你干嘛(ma四声)呢”。河南豫剧、山东快板、安徽黄梅戏都是我喜欢听的地方戏种,大概也是被稍微能够听得懂的方言所沉醉吧。

到了江南,就好像到了异国他乡。

无论是南京话,还是江浙方言、闽南语、粤语,语速之快、变音之大,甚至还不如我学俄语来的简单。尽管在浙江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还是听不懂这边任何一个地方的方言,着实惭愧。

确实,这边每隔一个市、一个县、一个镇,甚至一个村,讲话的口音都可能发生变化,根本无法分辨——索性就不听吧——只要不是用普通话跟我说,就当不是在跟我说话,谁让我的语言天赋这么差呢!

由此,我倒是有几点感触。

第一,方言是文化瑰宝,必须传承。一种语言的创造和发展,也是人们经历了很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虽然我国大多数的方言只有读音,没有文字,也是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看到南方的一些中小学教育,有的老师还在用方言跟学生交流,其实也是对方言的一种保护传承,不然,祖国的下一代连自己老家的话都不会讲了,在中国传统道德上也是“数祖忘典”了。

第二,方言体现亲情,拉近人心,利于团结。读大学时,系里有几个朝鲜族的同学,每次他们在宿舍闲聊,呱啦呱啦的鲜族话,听着特别热闹亲切。虽然我们汉族同学听不懂,也为他们感到高兴。在外地,如果有人遇见了老乡,马上就会找回久违的乡音,本来生硬的舌头,没过多久,也会活跃起来。

第三,方言要看准对象,使用起来不可“任性”。中国是个大杂居、小聚居的社会,能够使用方言交流的时机并不多。特别是有外地干部、外地朋友在场的时候,如果刻意使用方言发表意见,只能看作对他人的不尊重。有的地方领导干部普通话不好,就索性以方言交流,有时适得其反,会给人造成不好的印象。有一位刚转业到地方的战友,参加所在单位的一个会议。会上,领导从头到尾都使用方言讲话、部署任务。一周后,领导问那位战友,交待的工作完成没有,战友一头雾水,反问领导:你啥时给我部署任务了?弄得双方都非常尴尬。因此,方言和普通话都要熟练掌握,才能够面对不同的环境和人群。

第四,对一个中国人来说,普通话是我们共同的语言。练好普通话是最基本的爱国。很多家长和学校,从幼儿园就引导孩子开展英语教育,把本该扎实学习汉语拼音和语文的时间,硬是挪出来去背英语字母,学习音标单词,这也是让人担忧的事情。从中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对汉语言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是每一名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我们该如何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把自己的东西学懂弄通。现在很多年轻人字迹潦草、说话没逻辑、写文没章法,倒是满口英文来的很快。我在读大学时,学校里的几名俄罗斯留学生中文说的比很多本地同学都流利标准,也深深地刺激了我们。外国人都能够对我们的语言文化如此敬重和尊崇,研究的如此深入和执着,而我们自己呢?确实也是值得反思的现象。

回到开头的话题。我们的国家这么大,需要文化的包容和贯通。方言凝结着乡情,汇聚着乡音,但我们还是要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跳出个人繁衍栖息的那一块区域,来正视方言的意义和作用。只有把方言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瑰宝来看待,才能使它既能作为交流工具而存在,也能作为人类文化宝库的珍珠长盛不衰,永放光芒。


作者简介

陶鹏,笔名榆树,70后,生在嫩江畔,长在黑土地,耕波犁浪二十余载,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抒发情感,探讨人生。


一审 郑娅敏 二审 徐杰 三审 赵鹏


甬上app红人堂达人
陶鹏
2022-10-20 15:16:5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