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最美全家福” | 四张照片,与你分享四个不一样的团圆故事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9月7日,宁波晚报社区联盟发起“有你月儿圆 寻最美全家福”征集活动,牵手全市200个联盟村社,在中秋来临之际,寻找平凡人的团圆和温暖。
两天来,联盟村社、粉丝读者陆续给我们传来全家福,有两口之家的浪漫,有三口之家的甜蜜,也有四世同堂的温馨。今天,我们挑选其中4张,将背后的故事与你们分享。
这是一张有爱的全家福
这一家都是新宁波人,现居北仑大碶学苑社区。传来照片的是王冰,照片上的一对双胞胎是她的外孙,四岁半了,虎头虎脑,煞是可爱。
王冰老家在齐齐哈尔,十几年前为了照顾定居在北仑的父母,她和丈夫先行搬了过来。当时,女儿还在东北念大学,为一家团聚,2010年大学毕业后立马到北仑找了工作。女婿来自福建,小两口经人介绍相识、相知、相爱。
中秋节,一家人围坐一起,吃月饼、看中秋晚会,是很多家庭的节日活动。组成新家庭后,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一家人相互尊重,几乎每年都会陪着女婿回福建。这不,今年9月10日,又要出发了。
王冰一直觉得,自己生活在特别有爱的家庭。老母亲今年84岁,为方便照顾,同住一个小区。双胞胎外孙已经上幼儿园中班,虽然每天打打闹闹,她每天都要当“法官”,做“和事佬”,但日子就在这样的小确幸里一天天流淌,幸福而充盈。
这是一张“新鲜”的全家福
为啥说“新鲜”?因为三口之家刚刚晋升为四口之家。相比爸爸、妈妈、哥哥对着镜头一本正经的模样,你瞧,小婴儿的表情逗趣多了。
妈妈名叫包静超,今年是她在医院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一家人住在鄞州区。节假日里的团圆,对医务工作者来说,还挺奢侈的。“这个工作就是随时待命,在我们家,中秋、春节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我们在一起,每一天都是团圆日。”
包静超和丈夫童俊杰从小相识,也是一对“从校服穿到婚纱”的夫妻,今年二宝的出生,让家里更热闹了。
今年的中秋,对包静超而言,也有着更为特别的意义:她生完二宝,准备重返工作岗位,不论是家庭还是工作,都将是一个新的开始。今年将是一个难得的团圆年,她准备叫双方父母到家里一起吃团圆饭,再拍一张属于一大家子的全家福。
这是一张“特别”的全家福
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老人后排站着的三人穿着统一的制服。“特别”之处就在于此,三人是小区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另有一人是社区网格员。这其实并不算是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全家福,但在两位老人眼里,照片里的都是家人。
视频制作 记者 陈烨
穿着白色唐装的老人姓徐,七八年前患了帕金森病,日常由老伴照料。去年,老两口搬了家,住在北仑新向阳社区。他们有个女儿,在广州工作,因疫情原因,今年无法归来。女儿很贴心,但无奈只能“隔空”尽孝。
得知老两口的情况后,社区网格员和物业管家放心不下,把他们当作自己的长辈,平日里嘘寒问暖,每个月还要上门看望。
9月9日上午,他们又来了,帮忙打扫卫生,陪着拉拉家常。在老人的提议下,他们在中秋节前拍下了这样一张全家福。
这是一张“妙不可言”的全家福
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照片是后排右二的孙建宁传来的。中秋,对于这家人来说,有着双重含义。
1991年的中秋节,孙建宁生下女儿圆圆,因剖腹产缝了14针的她,那个节日都没吃上月饼,但从人妻变成人母,幸福是满溢的。
2021年中秋,圆圆顺产生下了她的孩子。因为也是中秋那天来到人世间,便取小名为“久久”,寓意天长地久。
转眼今年中秋节又至,久久也要满一周岁了,翻开旧照片时孙建宁发现,久久的模样简直是女儿小时候的复刻版,尤其是一双灵动的大眼睛。
今年中秋,是四世同堂的团圆日,也因为两代人适逢“中秋添丁”的巧合,让这个节日多了一重热闹和欢喜。孙建宁希望,这样的团圆长长久久,圆圆满满。
“有你月儿圆 寻最美全家福”活动征集通道:将全家福照片,配以简短文字介绍,并留下和记娱乐平台在线的联系方式。也可以拨打宁波晚报热线87777777,为我们提供中秋团圆故事的线索。后续,记者将择优选取或采访,将温情动人的故事,说给更多人听。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干贝晶 何嘉莉 叶薇娜 见习编辑 张依依
一审 戴晓燕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杜春景 终审 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