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50年恩爱依旧!七夕节,听金婚老人讲述婚姻秘诀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视频制作 记者 邹鑫
今天(8月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在这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鄞州一家养老社区开展了留影访问活动。6对受邀前来的金婚老人平均年龄已过八旬,他们向记者讲述了那个时代的爱情故事。
工作人员给老人们化妆拍照
鲁志才:奔波300公里,只为看一眼你
82岁的鲁志才和78岁的柴虹已经结婚50年了,他们相识于部队,相恋于部队。
提起当年的结婚场景,鲁志才笑着对记者说,那个时候提倡不铺张不浪费,结婚就是两床被子放在一起,再发点喜糖,就算走完所有的仪式。他打心眼里觉得有些对不起柴虹,但柴虹觉得“家家户户都一样,没什么大不了”。
如果一定要问婚姻中哪个阶段最难,“刚结婚就被迫两地分居算得上。”柴虹说。
1958年,新婚不久的鲁志才转去了海军,常常要去海上执行任务,聚少离多成了这对夫妻的常态。
鲁志才每周回家一次,单程要赶300公里的路,在家只能待一天。“我当时留在部队卫生院,他身上有一个军人的责任和担当,我非常支持他,主动承担起了家中大小的活计和琐事。”柴虹说。
虽然聚少离多,但他们彼此体谅理解,这份爱情也经营得越来越好。当记者问柴虹:“您幸福吗?”老人笑眯了眼:“他想照顾我,我也想照顾他。我们的爱体现在行动上。”
记者提议,两位老人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彼此拥抱一下。柴虹有些不好意思,鲁志才则大方地伸出双手,深深地将老伴拥入怀中,还轻声哼唱了句浪漫的歌词,“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
这一幕,让现场的工作人员无不鼓掌。
给老人们拍照并录制视频
吴国民:18平方米小房子,足够爱情发芽
“我们相互吸引,自由恋爱。”55年过去了,李杏凤和吴国民说话还一如当初那么酷。
“在那个年代,自由恋爱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就是其中之一。那时条件差,每笔钱都要精打细算,所以结婚肯定也特别简单,买点水果糖,公家发床被子,搬到18平方米小房子就很满足了。”李杏凤说。
在彼此眼中,对方都有很多优点。“他忠厚,会做事,做家务从来不推三阻四。”李杏凤说。“她老实、踏实,是单位的优秀标兵。”说这句话的时候,吴国民用宠溺的眼神看着老伴,仿佛看见了当年的那个她。
老人们恩爱如初
其他几对老人亦是如此:
罗本善的家人去世得早,在妻子仇胜利的扶持下,罗本善捡起学业,最终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邱雪玲工作繁忙,丈夫杜培忠主动担起家里的所有家务活,几十年如一日;
“早上好”与“晚安”,这简单的问候,刘春阳对屠珍珠说了60年……
一对对金婚老人用行动诠释了那个时代最美的爱情,用爱孕育出了一个个有温度的家。他们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也能在婚姻中彼此珍惜,替对方着想,打造属于双方的幸福。
老人们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活动最后,看到屏幕上一张张幸福满满的照片,老人们连连表示谢谢。“照片对于我们来说很有意义,是多年爱情的见证。真心谢谢你们,希望你们每个人生活幸福美满。”李杏凤老人开心地说。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邹鑫 编辑 李秀芹
一审 郑昕玮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任山葳 终审 杨静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