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和记娱乐怡情博娱官网

这1887份问卷,讲出了“小候鸟”心声:期待与父母一起生活,交好朋友,参加好活动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自7月18日以来,由宁波市文明办、市流管办、团市委、市关工委、市慈善总会联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都市报系推出的“喜迎二十大 筑梦向未来”2022年宁波市关爱“小候鸟”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小候鸟”参加。

这是都市报系第11年组织策划关爱“小候鸟”系列活动,我们与3000多名“小候鸟”以及他们的父母接触,聆听他们的想法和诉求。

系列活动启动前,记者设计了一份面向“小候鸟”、困境(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调查问卷,分为“孩子篇”和“家庭篇”,以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以及孩子和家长们对于在宁波工作、生活的一些期待。

在最终收回的1887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他们是这么倾诉的—— 

数据显示:

受访“小候鸟”的期看护存在难题

“孩子篇”中,涵盖了受访孩子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目前居住地、在宁波的居住时间、户籍所在地、在宁波由谁看护等,还包括孩子们对自身性格、兴趣、家庭关系的认知,以及对暑期的安排、对“小候鸟”活动的期待等。

受访人群中,“小候鸟”有1626人,占总数的86.12%;留守儿童171人,占9.06%;困境儿童91人,占比4.82%;

其中,男孩1033人,女孩854人;

年龄段中,6-9岁和10-12岁的孩子比较多,分别占了四成和三成;

从受访人群的目前居住地看,来自农村的孩子有976人,占比51.72%,稍高于城区;

再看户籍地,受访对象中,以来自安徽省的“小候鸟”最多,其次是江西省,户籍为贵州和四川的“小候鸟”也有不少。

问卷也对他们的暑期生活情况作了了解。

数据显示,92.53%的受访孩子非常想跟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事实上,有89.88%孩子已经达成了这个心愿;与祖辈、其他亲戚住的孩子,占了10%左右。

       不过,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还存在着一些难题——

当被问及暑假平时由谁看护时,受访孩子中有近三成是父母一方请假在家里照顾的;

将近1/5的孩子,是父母中午回家为他们做饭的,由祖父母照看的孩子的比例也接近1/5;

独自在家的有191人,占比10%左右;

另有121人选择了其他,如邻居帮忙照看、上托管班等。     


受访 “小候鸟”的烦恼:

学业压力、情绪困难和人际交往

虽然来到了父母身边,但孩子们也有不少烦恼,其中,学业压力、情绪困难和人际交往这三项是主要的。

受访人群中,有1381名(占比73.18%)孩子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感觉有压力,这个数据,也与问卷中的1389名孩子认为“父母很关心自己的学习生活”相印证。

调查还显示,孩子们在情绪困难、人际交往和父母关系方面感受到的困扰,比在师生关系和经济困难方面要多得多。

从数据分析,出现除了学习压力之外其他多重困难(人际关系、父母关系等)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比例是由祖父母辈看管的,隔代抚养加上父母无法有效引导,造成了孩子在成长中遭遇多重困境。

不过,受访的这些孩子对父母的信赖度还是很大的,在遇到问题时,近九成孩子会选择求助父母,近六成孩子会向老师求助。

从孩子们对自己的性格评价来看,自认为开朗、外向的高达1550人,占比超80%,还有小部分孩子选择了腼腆、敏感,极小部分选择了封闭。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性格封闭的孩子大多和父母的交流较少,父母对孩子性格的评价也比较负面。

令人欣慰的是,不管自认为的性格如何,绝大多数孩子对自己的评价都是比较积极的,认为自己是很棒很积极的状态,只有10%左右的人认为自己做事一般或者很差。

另外,我们也通过问卷,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关爱“小候鸟”活动。从回收的问卷可以看到,他们对各类内容都有一定的支持度,其中艺术兴趣类培训和野外拓展训练最受欢迎,分别占比50.45%和45.1%;体育类培训占比33.17%;科普活动、少年风采秀活动、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宁波的参观活动等,支持率都超20%。

专家的感受:

关爱“小候鸟”活动有必要,且可贵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我们联系了浙江万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宁波妇女研究会会员吴萍鲜。作为长期关注孩子教育问题的专家,吴萍鲜对于调查问题的设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在结果出炉后,也作了分析。

首先,她认为,本次调查问卷样板总量可观,且调查对象性别、年龄、居住地比例都比较合理,每个年龄段、每一种类型的儿童都有一定数量的样本,是进行宁波市关爱“小候鸟”系列活动需求情况分析的可靠材料。

其次,她关注到了“小候鸟”暑期的生活情况,她说:“从数据来看,其实有近三分之一孩子基本上是独自在家,这些孩子在安全方面自我的需求意识不足,因此加强他们的安全教育,以及独自在家时该如何过好暑假的合理引导,很有必要,正因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比较单调,更凸显了关爱‘小候鸟’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贵性。”

调查结果中显示的“小候鸟”学习状况,让吴萍鲜比较担忧。要知道,这次调查的对象多为6-12岁的孩子,在“双减”政策下,“孩子们感觉到的学习压力,与父母的期待有很大关系,当然也可能有孩子因学习习惯没有很好养成、平时学习方面出现困难等带来的压力。”

吴萍鲜建议,政府可以鼓励相关部门,多开设针对孩子家长的教育培训类课程,帮助父母发现孩子的真正需求、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并在今后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时,适当增加如何关怀“小候鸟”和困境(留守)儿童心理的内容。

此外,受访孩子在情绪困难、人际交往和父母关系方面感受到的困扰,也引起了吴萍鲜的重视。

她表示,这些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缺少安全感才会比较封闭,因此要引导父母多用正面的词语表扬孩子,多与孩子进行积极有爱的沟通,“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在做事情时,如果得到父母的积极鼓励,勤奋感可以战胜自卑感,未来在遇到任何自己不会的事情时,都能够产生动力去解决,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从孩子们对于“小候鸟”活动的期待来看,这一届的孩子是多才多艺的,如果只是简单办一个某种才艺的短期培训班,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而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世界,是值得提倡的关爱“小候鸟”系列活动新思路。

“小候鸟”探访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  记者 崔引/摄

我们的观察:

有父母陪伴、好朋友、好活动

给“小候鸟”带来欢笑和期待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和相关采访,记者发现,调查问卷的结果,都可以在现实中得到进一步佐证。

在宁波博物院举办的2022年宁波市关爱“小候鸟”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来自安徽宿州的11岁女孩杨迪娜与老家在河南商丘的同龄女孩胡意悦结伴前来,从进场到结束,两个孩子一直形影不离,畅谈着感受。

记者 崔引/摄

事实上,她俩才认识不到两周,是在江北区甬江街道的假日学校认识的。

“我们在假日学校里一起学习、做作业,一起做洋娃娃、夏日饮品,特别聊得来。”杨迪娜笑道,她平时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很开心暑假能来到父母身边。她觉得这个暑假非常值得期待,既可以在假日生活里找到好朋友,又能来参加丰富多彩的“小候鸟”活动。

“我最想去农场露营的活动,那是亲子活动,能跟爸爸妈妈一起,太好玩了!”杨迪娜满怀憧憬地说。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朱琳 王思勤 见习记者 吴冕 编辑 李秀芹

一审 郑昕玮 二审 庞锦燕 三审 任山葳 终审 葛颖

甬上甬事
2022-07-25 07:23:3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