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和记娱乐怡情博娱官网

大港助力:让宁波成为国际人文旅游新平台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

7月12日至14日,随着2022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在宁波召开,“港通天下”的甬城再次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目光。就让我们回到梦开始的地方,讲述宁波先民与海洋,宁波与港口的那些故事。

井头山:揭开宁波先民8000年前的海洋生活

宁波的先民拥抱海洋,历史非常悠久。

井头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2013年在地质勘探中被发现,2021年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井头山遗址是继上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发现后,在浙江沿海发现的又一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8000年前中国沿海先民的生产生活与海岸环境变迁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井头山木碗是世界上最早的木碗(资料图)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井头山遗址发掘领队孙国平表示,距今7800年至8300年的井头山遗址,埋藏深度达到现代地表以下5米至10米,既是宁波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化遗址,也是浙江境内首个贝丘遗址和迄今为止中国沿海地区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是探索中国海洋文明源头的重要文化遗存。

遗址发现的自然遗存以动植物遗存为主,还有大量胶结着牡蛎壳的小块礁石。动物遗存中最多的是当时先民食用后丢弃的海洋软体动物的贝壳,主要种类有泥蚶、海螺、牡蛎、缢蛏、文蛤5大类,其次是各类渔猎动物骨骸,以鹿科动物骨头为主,也有一些猪、狗、圣水牛、水獭等动物的骨头,以及海鱼的脊椎骨、牙齿、耳石等。相关信息公布后,有网友戏称,早在8000年前,来自宁波的先民们就开始享用“海鲜大餐”了。

井头山第二期考古发掘启动(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井头山遗址出土的船桨中,有一件加工得相当完整,是中国沿海地区直接可以用于近海岸航行的典型工具

孙国平认为,井头山遗址的考古发现,是中国海洋文化探源的一次重大发现。

古宁波港:搭建起中国对外沟通的桥梁

宁波,从唐代起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此后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是我国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时至今日,还有许多历史遗存见证着宁波港的悠远历史。

1979年,宁波要在东门口建邮电大楼,时任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林士民带领考古人员对该地段进行了发掘,在邮电大楼下发掘出了石砌码头。据测算,在宋朝,宁波这里的码头长度已达几百米。

“现有资料可以证实,在宋朝,奉化江非常宽,现在的东渡路以东包括现在的江厦街、江厦公园等都是滩涂江面。”林士民说道。

1995年,在公园路步行街改造中,发掘了较为完整的子城遗址。林士民认为:公元821年子城的建成,标志着港口城市的正式建成。

在林士民看来,宁波这座具有开拓开放精神的城市,以及拥有良好条件的宁波港,使宁波很早就有对外交流的历史,这种交往不仅限于政治、经济上的,也涉及文化、艺术、宗教等多个方面。

公元804年,日本遣唐使第二船抵达宁波,当时日本著名僧人最澄在宁波驻留。这段遣唐使与明州的记录,载于日本正史《日本后纪》卷第十二中。此外,明州给他发放的“明州牒”、明州刺史郑审则赠与的诗信手迹等保留至今,成为唐朝与日本交往的最有力实物证据,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宝。

遣唐使的明州之路(资料图)

几乎每个宁波人都知道的天封塔,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宁波港的象征。天封塔最初建造的目的是作为水上航行的灯塔。从唐朝开始,外国使节、商旅从古代的宁波港入口岸,再经浙东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联通,直达当时的京城。1984年天封塔重修前的考古发现,在天封塔地宫内供奉有装着南番香料的玻璃瓶、南洋七宝之一的砗(chē)磲(qú)等舶来品,可见当时宁波的繁荣。

如今的天封塔(资料图)

位于天一广场内的波斯巷遗址,则见证了唐中晚期起波斯商人来宁波从事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历史;坐落于月湖东岸的高丽使馆遗址,是中国仅存的北宋朝廷指定接待高丽使节商旅的遗址......

 “通过实地考古以及丰富的史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宁波港的形成和发展,是宁波祖祖辈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形成过程中,宁波人的开拓精神和商业文化不断地沉积下来,激励着后来的宁波人去实现东方大港的梦想。”林士民总结道。

大港助力:宁波搭建起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时光流转,岁月如梭。今天的宁波舟山港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除了在外贸、经济方面,港口在宁波城市对外文化、旅游的交流中是否也起着重要作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2014年10月,国内首个大型港口专题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在北仑区梅山湾新城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挖掘港口历史、传承港口文化、传播海洋文明的重要基地,也是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支点。

中国港口博物馆(通讯员供图)

近些年,中国港口博物馆正在逐步成为宁波与海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2022年4月7日上午,“明州问陶——2022宁波国际(中日韩)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展”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展出,展示了出自三个东亚国家艺术家之手的179件作品。中国港口博物馆馆长冯毅表示,此次展览,既回溯古宁波制陶手工业的悠久历史,亦重温明州港始发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之旅,更是当代陶艺家艺术创作的集中展示。

来自中日韩三国艺术家的179件作品参展(通讯员供图)

近些年,依托港口优势,宁波与国外的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2015年,保税区引进了国际保税艺术机构,2016年,“海丝之花”国际艺术空间落户宁波保税区国际文化产业园,自此宁波拥有了对接国际最新文化艺术交流的特色合作平台。

去年11月,2021中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宁波“云端”开展。重点打造的“海丝之花”国际艺术品馆亮相文博会的宁波印记馆,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品吸引了众多目光。

外国友人参观2018文博会中的“海丝之花”国际艺术品馆(受访者供图)

“海丝之花”创始团队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物色新的艺术基地,期待能向更多宁波市民展示最新的国际艺术品和创意设计作品。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朱立奇

通讯员 宿艳娇 见习编辑 孙琦

一审 滕华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杜春景 终审 杨静雅

文旅
2022-07-13 07:35:3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