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一千多年前,一艘艘商船从宁波(古称明州)出发,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将青瓷、丝绸、茶叶等货物送往海外。与此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异国货品也随船纷至沓来,经由宁波运往我国内陆地区。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点城市,宁波以拥江揽湖滨海的地理优势,形成了数千年生生不息的商贸传统和海洋文化,被誉为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
如今,宁波把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作为奋斗目标,发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主办首届海洋旅游发展大会,更是体现了宁波服务国家战略、提振发展的信心与担当。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宁波与世界的沟通和交流从未停止。
从地理位置来说,宁波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段,同时还是大运河南端出海口,兼具河海联运、接轨内外贸易的黄金水道与优良港埠。从古老的明州港出发,船舶一路向东,可以到达日本列岛;向东北方向,可以到达朝鲜半岛;向南,可远航到南洋、西洋等地,堪称“港通天下”。
宁波三江口 胡龙召 摄
宁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新近发现的井头山遗址又把宁波的文明史向前推进到距今8300多年,众多出土文物已经证明宁波是中国乃至亚洲海洋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宁波先民曾划着桨来往于江河湖海之上,从事水上航运活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建设古城句章,有“海人”来往贸易;东汉末年,宁波已经与海外往来频繁。到了唐长庆元年(821),明州迁治三江口,扩建州城,兴建港口,逐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之一。宋元时期,以宁波为枢纽的海上航线,辐射整个东南亚海域。
此外,宋元明清各代朝廷,均在宁波设有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且曾多次被确定为对日本、朝鲜半岛进行海外贸易的唯一合法港口。
从商品贸易到文化交流
千百年来,一艘艘商船从宁波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将商品货物送往海外。宁波不仅是特产的输出地,更是货物中转地,来自我国内陆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资通过宁波销往环王(越南)、室利佛逝(印尼巨港)、占卑(苏门答腊)等地,而东南亚、西亚诸国的砂金、药材、香料、珠宝、象牙、犀角等珍品也经由宁波销往我国内陆。
除了物品的交流,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更承担着着技术传播、文化交流的重要职能。一批批身怀绝技的宁波匠人,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远渡重洋,向世界展示古时“宁波制造”的魅力。如明州的石刻匠人把精湛的石刻技艺带到日本;奉化裘村的林净因东渡日本,带去了中国馒头的制作技艺,开创了“日本馒头第一所”,由此成为日本的馒头始祖;宁波的医生也曾远赴菲律宾,在当地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据记载,宋、元、明时期,前后有32批日僧到天童寺参禅、求法,11批中国僧人赴日弘法、传教。把中国禅宗传入日本并创立临济宗、曹洞宗的日僧荣西、道元,都是从天童寺归国后开山立派的;南宋画师的佛画作品,被日本舶商和僧侣争相购买携往日本,成为日本寺院收藏品和临摹的范本;不少日本遣明使,入明后与宁波文士密切交流,切磋书画艺术与文化习俗,并留下墨宝;明末学者朱舜水东渡日本,在长崎等地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受到日本朝野人士推崇,被日本尊为“胜国宾师”,以“舜水学”为宗旨的“江户学派”,深深地影响了明治维新……
宁波天童寺 胡龙召 摄
宁波拥有见证“海丝”的大量遗存
宁波至今留存了大量海丝遗址遗迹,是名副其实的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
据不完全统计,宁波保存着从东汉晚期至清朝中期海上丝绸之路遗址、遗迹120多处,主要分布在以三江口为中心的沿海沿江区域,从历史功能角度来看,可分为与港口贸易、城市建设、文化建筑、海防设施等有关的遗址。
港口贸易类遗址,承载着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的相关信息,保存完好并具有代表性的有永丰库、渔浦门码头、庆安会馆遗址等;
城市建设类遗址,展现了宁波城市建设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地位提升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主要有明州城遗存(包括鼓楼、天宁寺塔、天封塔、和义门瓮城遗址等)、它山堰等;
文化建筑类遗址,见证着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和东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如保国寺、天童寺、阿育王寺、天一阁等。
庆安会馆(资料图) 胡龙召 摄
除了物质遗存外,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宁波还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区域影响力显著的“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各种民间传说、民间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
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至今也保存着很多“宁波元素”和“宁波印记”,如日本福冈市宗像大神社,收藏有宋代明州梅园石雕刻的阿弥陀经石碑、梅园石狮子等。
宁波舟山港(资料照片)
如今,宁波舟山港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有密切往来,年货物吞吐量已经连续13年居全球之冠,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列世界第三。宁波正以开放的姿态和优势,在港口互通、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等各个领域多元发展,全面展示“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现代化滨海大都市。
感谢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学者周东旭对本文提供帮助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王思勤 编辑 李秀芹
一审 滕华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杜春景 终审 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