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和记娱乐怡情博娱官网

推进“两个先行” 党旗飘扬一线⑤ | 杨建立:为企业“把脉问诊”的“节能医生”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在宁波,有一群为企业“把脉”能源使用情况,并“对症”开出相应“节能药方”的“医生”。他们带着技术奔走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努力“碳”索绿色发展新路。

杨建立便是其中一员,今年3月,他还获评“2022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先锋”。对他来说,这份认可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绿色发展不是一时之功,需要‘长途跋涉’,需要我们不停跳出舒适圈,始终保持一颗年轻、好奇、好学的心态。”

杨建立实地走访企业,检测设备能耗情况


从“电保姆”到“节能专家”

2011年,杨建立从浙江大学毕业,进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成为一名电力客服。客服的工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公司各个业务部门,是群众和供电公司之间的连心桥。

工作十余年,杨建立见证能源结构朝着清洁低碳的方向持续发展,用电客户的需求也发生巨大变化,电力市场面临“供电服务”到“供电服务 能效服务”的转型升级。 这也意味着,作为基层电力客服人员,杨建立需要重新找准定位,在做好传统供电服务的同时,探索更多综合能源、优化用能方面的服务,从“电保姆”迈向“节能专家”。

杨建立检查设备

“业务、技术上不足,可以通过学习从‘不会’到‘会’。”为了掌握市场信息,杨建立利用节假日学习业务知识、走访客户,积累一手数据和信息,并用所学专长,开展服务延伸,提供能效咨询、诊断等服务,深挖能源技术、能源数据价值,不断满足用户多元用能需求。


助企节能增效的“节能医生”

由于各企业的技术和工艺有差异,“号脉”对节能医生的专业要求颇高。“宁波有一支节能专家团,由大数据分析师、省电科院专家、能效测试师和调试运行专家等组成,碰到行业的技术问题还需要‘会诊’。”杨建立说。

杨建立回访安装了光伏设备的企业

记者曾跟随杨建立和专家团到奉化的“小巨人”企业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出诊”。在那次节能诊断中,该公司节能情况整体评价良好,不过“节能医生”还是给出了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的建议:给空压机安装余热回收装置。

“装上了余热回收装置,现在每天能供16吨热水,用于车间产品清洗、职工生活用水。”“照方抓药”的设备部张经理说,“投入成本不到2万元,每年能节省约10万度电。”如今,尝到了甜头的企业,还在专家团的帮助规划下,准备利用屋顶安装7200平方米的光伏系统发电,不仅绿色环保,而且节能效益可观。

量身定制用能分析和优化服务,让企业产生最优经济效益,在杨建立的工作记录册上,这样的案列数不胜数。

“现在企业的节能降本意愿普遍比较强烈,但节能状况处在‘亚健康’状态,缺乏对自身实际用能情况的深入了解,往往不知道从哪些设备、哪些工序入手才能有效降低能耗。”近两年,杨建立和专家团走访调研了宁波50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针对不同的企业用能特色,进行水、电、气等用能情况全面检查,发现痛点,开出“药方”。

杨建立为企业分析用能情况

除此之外,为让更多企业受益,杨建立等人还依托宁波智慧能源研究中心,编制《小微园区综合能源规划指南》《工业企业能效提升指南》服务手册,构建全景能效档案,聚焦企业清洁替代、余能利用、智慧运维等7个方面,挖掘可提升能效的潜力项目336个——

比如,金田铜业投用集中供气智慧空压站后,一年省近100万的电费;四明化工余能梯级利用项目,余能利用率提升到84%,减少企业供热成本2865万元,年节碳5.64万吨……凭着这些响当当的数据,杨建立成了企业主之间口口相传的“节能专家”。

 

体贴入微的“服务生”

“电力客服是服务社会的窗口。”从踏上这一岗位起,杨建立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始终站在用电客户的立场去解决问题。

一次调研过程中,杨建立了解到宁波恒源铸造有限公司正在为是否进行“煤改电”节能升级改造犯愁,改造投入资金大、回本慢,该公司一直在犹豫。杨建立拿着方案跟恒源铸造公司总经理陈建达算“经济账”,经过十余次修改,一套量身定制的“能效处方”终于敲开了这家企业的大门。

投资800万,一年节约用能成本300万,三年不到就能回本。除了看得见的经济效益,还有看不见的社会效益:一年减少焦炭消耗量近4000吨,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0000吨。

“很多时候客户不懂,但我们作为专业人员有义务让客户了解实情,只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解决问题,他们总会理解我们,也会记住我们的好。”杨建立说。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林微微 

通讯员 单宋佳 编辑 李晓颖 

一审 郑昕玮 二审 庞锦燕 三审 任山葳 终审 葛颖

甬上甬事
2022-07-03 14:11:0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