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和记娱乐怡情博娱官网

推进“两个先行” 党旗飘扬一线④ | 郭建民:守好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烧一壶水,沸腾时水面会冒泡,但你通常无法预判第一个泡会从哪里冒出来。

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每次强对流天气的出现,就像一壶将要烧开的水摆在郭建民面前,抓住呼之欲出的“第一个泡”,是他身为宁波市气象台台长的本职工作,更是他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全力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守好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视频制作 记者 石承承


危急时刻,抢先一秒!

6月24日14时,午后的闷热中,郭建民已经盯着宁波西部和绍兴边界处缓慢移动的对流云团观察了很久。

“这应该就是强对流天气冒出的‘第一个泡’!”郭建民的神经一下绷紧。市气象台预报大厅,紧张的气氛开始弥漫。

随着雷达显示高空有冰晶粒子生成并落下,“发布冰雹橙色预警信号”!郭建民发出指令。

此时是14时37分。约20分钟后,海曙、江北、鄞州等地相继出现冰雹,直径最大的有3厘米。

17时,雷达显示对流云团东移入海,强对流天气告一段落,可郭建民并未因此放松,“当天的对流条件很好,不应该就这样结束。”

果不其然,20时左右,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再度横扫宁波中部和北部地区。

已是深夜,在精神高度紧张大半天后,所有人都已经疲惫不堪。没想到的是,6月25日0时,第三轮强对流天气又“续”上了。

14个小时,3场强对流天气,54条/次预警信号。在宁波气象的历史上,足以用“罕见”来定义。

这个不眠之夜,对郭建民来说,是“痛并快乐着”,“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警,哪怕只早一分钟,也能多减少一点损失。”

在他看来,这是今年全国气象部门“质量提升年”的行动落实,更是共产党员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郭建民(右二)和同事在进行会商。采访对象提供


关键时刻,要担得起!

“接下来1小时还要下多少雨?”这恐怕是2021年7月台风“烟花”影响宁波期间,郭建民被追问最多的问题。

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水库的调度,关系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偏偏“烟花”又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台风,移动路径一直在变化中,给预报增加不少难度。

2021年是他担任宁波市气象台台长的第一年,“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千斤重担压在肩’。”

 “过程雨量300毫米-500毫米,个别800毫米以上。”郭建民在和同事会商后给出结论。

面对众人眼中闪过的迟疑,他坦言,当时内心也很忐忑,自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从没报过那么大的雨量。

关键时刻显担当!“我们还是坚信我们的预判。”郭建民说。在“烟花”登陆前48小时,宁波市气象台提前锁定其带来的雨量将突破历史雨量预报。

随着“烟花”影响开始,市气象台进一步开展阶梯式、对帐式定量预报更新,对西部山区雨量开展定点式、精细化、2小时滚动更新短临预报。

最终,预报结果与实况高度一致!

每一次会商,决策,都是气象人守好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责任和担当。采访对象提供


为民服务,多想一点!

天有不测风云。即便是天天跟风云打交道的气象人,也还是会碰到无法预测的意外。

2021年4月30日,冷涡对流来袭,在给江苏带去17级大风后,从海上一路向宁波沿海狂奔而来,市气象台“拉响”大风警报,从23时至次日凌晨1时,郭建民和值班首席预报员指导各区(县、市)发布大风、雷电、冰雹等预警信号31条。

通常来说,大风“长途跋涉”是个能量不断消耗的过程。出人意料的是,大风在逼近过程中,突然得到来自嘉兴方向的另一股风“助力”,强度不减反增,全市11个气象站的风力达11级,余姚城区站、象山亚帆中心站风力达12级。

这一事件被列入当年宁波的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不同于大雨,大风往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危害性容易被忽视。”郭建民说,针对这次转瞬即逝的大风过程,他们特地成立两个研究小组,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复盘”。

“知其所以然”,才能“防患于未然”,这是科学工作者的严谨态度,更是共产党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体现。

同样是在2021年,宁波八月中旬出现罕见连续暴雨过程,全市过程面雨量213毫米;全市及各区(县、市)(除北仑)面雨量均破历史同期极值。

短时暴雨,极易引发城市内涝,严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气象部门抓质量提升,立足“早准快广实”要求,建立了“梯次化”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在监测到可能出现短时强降水后,通过多种方式“叫应”相关职能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快速、高效的多部门联防联动机制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响应时间大大缩短。气象部门也是这套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郭建民说。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傅华英 编辑 肖勇

一审 房伟 二审 庞锦燕 三审 徐效文 终审 杨静雅

时政
2022-07-01 11:07:4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