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试点推行企业“全员安全码” 让安全生产实现“数”治“智”管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提高监管效能、筑牢安全防火墙,今年,鄞州区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推出安全生产分级分类差异化、精准化监管新模式,为小微产业园的首批25家企业量身定制企业“全员安全码”,通过“工业互联网 安全生产”,推动传统监管走向“数”治“智”管,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水平。
“码”上学习,数智引领
着眼教懂“管什么”问题
过去,排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全靠执法人员“两条腿”,如今,通过手机移动端,执法人员就可以实现“掌上巡查”。
今年4月,为更好服务企业安全发展,鄞州区首南街道在该区应急管理局的指导下,充分借鉴个人防疫“健康码”机制,在首南街道电镀产业园区试点推广企业“全员安全码”平台,让安全生产重点企业有了一整套风险点位“健康码”。
记者通过扫码企业“全员安全码”进入该平台后看到,平台设有“风险预警”“企业画像”“风险研判”“岗位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等六大功能。
点开“风险预警”功能可以看到,企业的重大隐患数量柱状图、所属部门、主要危险源等信息一清二楚。在“风险研判”功能区,可以清楚的查看企业风险识别、分级及管控,以及厂区风险四色图,从而直观地掌握企业的安全等级。
除了查看企业安全情况外,“全员安全码”平台还链接“浙江省安全生产在线培训系统”,设有“安宝大学”“企训宝”“线下培训”等端口,智能化帮辅企业开展内部安全教育培训,便捷处理培训通知、现场签到、统计学时、整理培训记录等。
“通过这些动态安全生产知识和政策文件的推送,有力提升企业安全意识,推动风险管控到位。”该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兵介绍说。
“码”上研判,智能分析
致力帮助“怎么管”问题
企业“全员安全码”集多个应用场景于一体,融合了智能数据库、数据孪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这一智慧平台,鄞州区首南街道已为电镀集聚产业园区25家企业构建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的双重预防体系。
日前,首南街道应急管理所党员业务骨干小分队来到首南街道电镀集聚园区开展“三服务”走访,小分队成员用手机上的微信小程序扫了扫贴在企业车间内的“安全码”,立马就能看到这个岗位的日常监管信息、安全等级等,检查人员和隐患上报情况也都一清二楚。
除了执法检查和监管人员,企业负责人或者园区负责人通过企业“全员安全码”,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各园区企业以及各车间的安全管理状况,还可以定期提醒电梯、叉车等特种设备合格证以及电焊、电工等特种作业证的定期年审。
“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企业更好地开展安全生产隐患自查工作,企业是否有登高、动火、临时用电等高危作业,企业安管员都可通过该平台上报一天的安全生产情况。”首南街道应急管理所负责人贾梁说。
据介绍,企业“全员安全码”平台配有法律法规库、隐患检查库、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库、安全管理制度库、岗位操作规程库等安全智慧数据库,通过企业上传的开停机数、工艺流程等各项指标,就可智能分析当日设备开停、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引发事故类型以及管控措施等,帮助企业建立风险分级、风险管控“两张”清单。
“企业日常可通过‘扫码自查、扫码检查’,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数据模型,动态生成安全等级和评估报告,为日常监管、风险辨识、隐患排查等提供及时精准信息。”首南街道电镀集聚产业园协会会长周元辉介绍说。
截至目前,首南街道电镀集聚产业园区已张贴安全码608个,企业“全员安全码”平台已汇聚5408条企业信息数据,帮助25家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台账,同步将结果运用到工伤事故分析、风险研判预警等多个方面。
“码”上识别,精准预警
助力解决“管得好”问题
依托企业“全员安全码”平台,鄞州还创新推出厂区“红橙黄绿”四色预警机制,目前,已在首南街道电镀产业园区建立起覆盖全区域、全员工的风险评估、研判、报告、管控责任链条,实现风险的源头防控、精准防控。
企业生产负荷率如何,是否有登高、动火、临时用电等高危作业,隐患排查是否开展……4月29日下午3点,在位于首南街道电镀产业园区的培源镀业公司,企业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钱建华拿出手机,通过扫描企业“全员安全码”,进入监管系统,仔细上报一天的安全生产情况。10秒钟后,系统页面根据填报信息自动生成当日“安全码”——低风险绿码。
“我们将生产场所及设备设施风险分为四级,分别用‘红橙黄绿’四色标注展示,红色意味着存在重大风险。”首南街道电镀集聚产业园车间负责人章宏伟说。
企业“全员安全码”平台的风险分析库可辅导企业对生产场所、设备设施等进行风险精准识别,并以雷达图形式动态呈现企业安全等级,企业则通过lec评价法,对识别出的风险,如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等,进行赋分、评估,最终划定风险等级。
鄞州区应急管理局基础科负责人翁红辉表示,在这些企业安全生产数据中,有些数据很关键,被列入“一票否决事项”情况库。比如,如果企业在半年内发生过亡人事故,该企业的“全员安全码”就是红色,从而成为重点整改和关注的对象。
据统计通过企业“全员安全码”平台,鄞州区已对3家红码企业开展执法检查、4家橙码企业开展指导检查,各企业累计排查风险点25个,排查整改隐患48条。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马涛 通讯员 刘天天
一审 曾嘉 二审 房伟 三审 郑昕玮 终审 陈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