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和记娱乐怡情博娱官网

电网劳模是怎样炼成的?4000多张工作便签见证他滴水穿石的坚守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视频制作 记者 郑凯侠

去年五一期间,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首席专家张霁明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被授予2021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去年11月,他又荣获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是一名戴着助听器成长起来的劳模,幼年时因故造成双耳失聪,但他却用钢铁般的意志,从一名检修工成长为行业首席专家。

劳模到底是怎样炼成的?用张霁明的话说,就是日复一日的坚守,是滴水穿石的坚韧。五一劳动节,记者走进他的工作室,寻找答案。

没完成的工作,加班都要补回来

张霁明的办公桌上,有一个蓝色文件夹。文件夹里装着一张张a4纸大小的工作便签,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天的工作事项。

“潘火变电所26日通电投产,现场复验;全市第一条5g 光伏;新一代系统通道开通;永能公司第二调度办公场所建设……”打开4月25日的工作便签,张霁明列了4大项,足足15条工作内容。记者注意到,便签上还标记着星号,每条事项上都有“”或“×”的标记。

“以前,我一个老领导有做工作笔记的习惯。我觉得很实用,就偷学了。”张霁明说,这个工作习惯从2010年就开始了,12年来已经写了4000多张。

2001年,张霁明大学毕业后,进入电力系统,今年是第21个年头。对待工作,他总是一丝不苟。鄞州电网上千个精密复杂自动化设备的设备参数、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他都能对答如流;每一台设备厚厚的技术说明书,他都熟记于心;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智能变电站、配电dtu终端的成千上万条设备数据,他都胸中有数。每当电网发生故障,他都能快速判断出故障部位、故障原因,及时提出故障处理办法。而这些,依赖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修炼”。

“每天要处理的工作很多,有时候难免会疏漏。每天出门上班前,我就会在心里梳理一天的工作,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天的工作罗列下来,根据主次做好标记。每天下班前再做好查漏补缺,没完成的工作,加班都要补回来。否则窟窿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张霁明给自己制定了“铁的纪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除了每日的工作便签,他还另有周计划、月度计划等。 

工作21年,他很少在21点前下班 

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保安队长张庆重来公司上班有13年了。以前他并不知道张霁明是谁,只知道1117办公室里有整个大楼下班最晚的人。

“我刚来的时候,每天都看到11楼有一间办公室的灯亮着,还以为是谁忘记关了。每次去看,都看到他一个人在加班。后来我知道了,1117就是张霁明的办公室。”张庆重说,张霁明每天加班到晚上九点、十点是常事,甚至有时候经常到凌晨。“实在晚了,我会上楼提醒他一句。他总是笑着说,处理完手头的事就回去了。”

现在,保安队的同事还打趣:“看到他办公室灯亮着,我们早就习惯了。哪天要是不亮了,我们真要上楼看看了。”

说起加班的事,张霁明却不以为然,“做我们这一行,技术更新太快了,不进则退,不创新必退!”他直言,工作21年来,工作日很少在21点前下班,而且每周六他都会来办公室,梳理一周的工作,查漏补缺。

“这是我花了三个晚上学的,现在总算弄明白了!”张霁明办公室里放着一份厚厚的资料,是关于《含高比例分布电源接入的全自动fa技术研究与示范》。

张霁明解释说, 以前,一条供电线路如果出现故障,这条线路上所有的用户都要受牵连停电。而馈线自动化(简称“fa”)就是在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自动把故障点隔离起来,再从别的线路上把电供过来,这样可以使停电用户大大减少。

现在,鄞州电网已经实现从“小时级”到“秒级”再到现在的“毫秒级”的升级,这背后的“最强大脑”就是——张霁明。但这些荣光背后,却是一场长达一年多的“鏖战”。那段时间,张霁明几乎天天加班到深夜,甚至忙到凌晨一两点回家。

正是凭着这股韧劲,短短一年时间,鄞州配电自动化系统成功接入460条线路、1473个开关站,完成了128个全自动fa环投运,刷新全网的建设速度。

工作21年,张霁明见证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他很庆幸能全程参与其中。“希望我退休的那天,能真正见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全覆盖,见证咱们宁波建成世界一流的配电网,守护万家灯火。”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薛曹盛/文 郑凯侠/摄 

通讯员 陆乐 编辑 李晓颖
一审 林伟 二审 李秀芹 三审 赵鹏 终审 唐慧卿

甬上甬事
2022-05-01 12:58:1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