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很简单?“金蓝领”郑梅迪:不仅要“准”,还要“易懂”“有趣”“好玩”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视频制作 记者 崔引
你印象中的天气预报可能还是这样的:
“晴转多云”“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15℃”“东到东南风2-3级”……
“90后”预报员郑梅迪和她的小伙伴们在做的天气预报是这样的:
“低涡携雨!五一可浪?”“一夜暴风雨,是谁惹怒了春菇凉?”“一周天气趋势穿搭指南”……
不仅要“准”,还要“易懂”“有趣”“好玩”。郑梅迪入行7年,赶上天气预报“转型升级”的7年。在一次次探索、尝试中,她成长为一名“浙江金蓝领”。
郑梅迪(右二)和团队小伙伴在讨论“五一”要推送哪些预报产品。记者 崔引 摄
新时代,气象预报也需“跨界”
4月27日下午,宁波市气象局气象融媒体中心,郑梅迪和小伙伴已经着手谋划“宁波气象”视频号五一期间推送内容。如何将严肃认真的内容跟活泼俏皮的标题完美匹配,是讨论的重点。
2021年1月,郑梅迪从宁波市气象台转岗到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公众服务科。也是在这一年,“宁波气象”开通视频号,面对公众的气象预报服务开辟一个新“战场”。
从坐在电脑前研究、修正天气预报数值模式,到直面媒体、公众,研究如何把天气预报“报出花来”,对郑梅迪是不小的挑战,偏偏还在7月遇上了一口气连创“几宗最”的台风“烟花”——
宁波有气象记录以来过程雨量最大、影响时间最长;过程雨量破极值;余姚丁家畈和森林公园累计降水量均破登陆浙江台风的全省实测过程雨量极值;综合致灾强度等级达到最高……
“‘烟花’来时,我正在备战浙江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上,在单位一住就是5天。”郑梅迪回忆。
第一次出镜,参与直播连线;第一次和团队尝试视频号、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融媒体平台台风“慢直播”;第一次完成包括《"烟花"风雨影响或创纪录 专家建议要超常规防御 》《“三台共舞”,未来形势如何?专家称这是一场持久战》《“烟花”登陆舟山,为何路径一直北调?》《四明山区成暴雨中心 “烟花”何以不一般?》等一系列深度报道……
“烟花”的“怒放”,让郑梅迪在气象预报公众服务领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绽放”。
“公众对气象预报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多,这也对我们预报的鞭策和激励。”郑梅迪说,团队正计划结合亚运帆船比赛,推出“气象与亚运”系列视频,实现更多“跨界”。
气象预报“易懂”“有趣”“好玩”的背后,离不开扎实的专业技能。记者 崔引 摄
实际播报,比数值模式预测的更难
天气预报变得“易懂”“有趣”“好玩”,归根到底,离不开预报的“精准”,离不开预报员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日积月累的经验总结。
可能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天气预报有什么难的?不是有自动数据传输和计算吗?
“我们要做的,是要比模式更厉害。”郑梅迪说。
就拿一次冷空气自北而南的影响来说,大尺度模式预报给出的结论是宁波全市最高气温南北浮动可能不超过2℃,实际上,具体到宁波各地,当慈溪的气温已经跌至18℃时,鄞州的气温可能还坚挺在26℃,奉化的气温更是稳居28℃不动摇。
“简单来说,冷空气实际移动速度要比模式预报的来得慢,这就需要预报员在实际预报中,结合天气条件、过往实况以及经验进行订正。”郑梅迪说,尤其像短时暴雨、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局地能量条件的些许变化,就可能导致结果的巨大不同。”
今年,浙江省总工会印发《关于命名2021年省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优胜选手为“浙江金蓝领”的决定》,命名482位2021年省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优胜选手为“浙江金蓝领”,郑梅迪名列其中。
据了解,在2021年举行的浙江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上,郑梅迪代表宁波“出战”,获得个人全能第二名。
“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一技之长,而且还要努力做到一专多能,顺应时代发展、社会需求,将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是郑梅迪对“金蓝领”的理解,也是她和团队的小伙伴未来的努力方向。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傅华英 编辑 李晓颖
一审 郑昕玮 二审 李秀芹 三审 赵鹏 终审 唐慧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