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和记娱乐怡情博娱官网

《在宁波,读懂共同富裕》“书记领读”行动·慈溪篇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在宁波,读懂共同富裕”书记领读行动

读《虞世南诗文集》,涵养浩然正气,彰显城市内生动力


领读人:

宁波市委常委、慈溪市委书记  林坚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大家好,我是领读人林坚。刚才我朗读的这首咏物诗《蝉》,是《唐诗三百首》的开篇之作,出自慈溪籍文化名人虞世南。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由慈溪学者胡洪军、胡遐父女共同编注的书——《虞世南诗文集》,它是到目前为止,收录校注虞世南的诗、赋、文最多最全的书籍。我到慈溪工作后读到这本书,非常喜爱,读来很有味道、很有收益。


虞世南出生于公元558年,是我们慈溪观海卫镇鸣鹤人,他的一生跨越陈、隋、唐三代,具有经世之才。


他是著名的书法家,曾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齐名,被后世誉为“初唐四大家”之一。中唐之前,朝野上下,书法基本都学“虞体”,可以说,虞世南影响到整个唐代的书法,而唐楷又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


虞世南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成为“十八学士”之一。唐太宗称赞他为“行秘书”,意思是移动的书库。


虞世南也是著名政治家,他与唐太宗不仅是志趣相投的知音,还对唐太宗的治国理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助推了“贞观之治”的实现。唐太宗称其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之士,认为他的品行、学识、才艺都是顶尖的。



今天,再读这首《蝉》,忆慈溪先贤虞世南,我有三方面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是培养正气,塑造高尚人格魅力


蝉之所以鸣叫声清响又传得高远,是因为自身的“品格”——饮清露、宿疏桐,秉持高尚的情操和情怀。据史书记载,虞世南在其兄虞世基权倾朝野、富贵豪奢之时,虽与兄同住,仍生活俭朴、“布衣蔬食”,在与唐太宗讨论国家要事时,坚持直谏无畏、刚正勇烈,待父母至孝,待兄弟至亲。浩然正气重如山。它是怀德者的志气,爱国者的骨气,开拓者的勇气,更是昂扬向上的奋斗之气。站在新时代,我们要坚守志气和节操,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立正心、走正道,崇德向善。


二是涵养底气,提升干事创业能力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种自信来自于充盈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才干。虞世南苦功精研,“经十余年,精思不倦”,方以博学多才著称。他不仅在文辞上积淀深厚,在诗歌方面革除了齐梁余绪,是当时文学中的一股清流,同时,其书法继承“二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而又遒劲有力。这些,都来自他多年的学习积累。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应该是人一生的内在需求。所以,不要因为太忙而忽略了学习,不要认为读书无用而束之高阁,要把读书作为一种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勤学习、常动笔、多思考。


三、接通地气,彰显城市内生动力


百川归海,春风化雨,三北大地在中华文化的浸润滋养下,孕育传承了以“慈孝、青瓷、围垦、移民”为代表的地域特色文化,细数慈溪历史,名人辈出,曾出过东汉高士严子陵、南宋名儒黄震、爱国侨商吴锦堂、马列先驱杨贤江、著名画家陈之佛等大家巨匠,虞世南无疑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我们阅读欣赏他们的诗文书作,挖掘宣传他们的思想品格,与弘扬慈溪地域文化、提炼文化先行的强大动力结合起来,塑造和彰显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质、风格魅力,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品味书香、感悟文明。市民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本,善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让阅读之风吹遍慈溪大地,让浓浓书香浸润每个城市角落,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


来源 慈溪市委宣传部


晚报大事君
大事君
2022-05-01 10:26:0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