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的心声|“新手”社工严思懿:守牢社区“小门”就是对居民负责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疫情时急时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工作。
高速公路上,很多集卡司机现在吃住几乎都在车上,有的甚至半年没回老家了。
社区工作者变身“全能战士”,他们是“服务员”“垃圾转运工”“心理按摩师”“宠物饲养员”……
流调溯源队总是第一批冲进封控地;脱下防护服,他们又开始不停地拨打电话,每快一分、准一分,疫情扩散的风险就能减一分。
还有进驻方舱医院的工作人员,人们只能隔着口罩和面罩记住“大白”日夜守护的模样,他们中除了白衣天使,还有消防战士、公安干警、保洁及保安人员。
在这些被改变的日子里,还有很多是疫情改变不了的——
比如,对生活的勇气和希冀,对城市的热爱和理解……这些支撑着我们在不寻常的日子,过好我们平凡的生活。
一切都会好的,不是吗?
视频 记者 郑凯侠
严思懿,今年24岁,是镇海区蛟川街道青枫社区的“新手”社工。
4月29日傍晚,下班高峰期,严思懿举着牌子,让居民扫码,同时对每一个进入社区的外来人员做好登记。虽然工作有些繁琐,但她丝毫不敢放松。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守牢社区‘小门’就是对居民负责。”严思懿说。
严思懿正在守小门
虽然严思懿参加工作只有4个月,但对疫情下的社工这份职业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去年12月6日,严思懿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第一天,也是那轮镇海疫情发生的第一天。手足无措,这是她当时的第一感受。
当天下午5点开始,社区组织核酸采样,严思懿跟着同事一起布置场地、维持秩序,一直忙到夜里11点半。正当她想着可以回家休息的时候,社区通知要全员留在社区待命。
“那一刻,我差点哭了,但是同事们纷纷安慰我,跟我说‘小严,没事的,有我们在’。”严思懿说。
在接下来的19天里,社区成了严思懿临时的家,同事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和她并肩作战,做核酸、运物资,一同守护青枫社区4000多位居民。一些老年居民俨然把她当成自家孩子,时不时塞一些零食给她,还嘱咐她注意休息。
去年底镇海疫情期间,严思懿给居民送物资。(通讯员提供)
居民的安慰是一种温暖的传递,一种爱的感染,也是严思懿力量的来源。10多天的抗疫经历,让严思懿突然间长大了,内心充盈,步履坚定。
时常有人问严思懿,当社工累吗?她总说,累,但快乐着。
点击查看↑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郑凯侠 通讯员 琚海燕
一审 戴晓燕 二审 李秀芹 三审 赵鹏 终审 唐慧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