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市贷款投放发力,惠企助企显实效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视频制作:记者 周雁
4月20日,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88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545.1亿元,同比多增143.4亿元。
2022年以来,面对复杂经济环境及多变疫情形势,全市金融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稳健货币政策要求,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把金融稳企纾困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好惠企助企组合拳,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存款增长稳中有升
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88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545.1亿元,同比多增143.4亿元。
住户存款平稳增长。3月末,全市住户存款余额1.01万亿元,同比增长9.9%;比年初增加654.9亿元,同比多增53.6亿元。
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势向好。3月末,全市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10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56.0亿元,同比多增191.5亿元,占各项存款增量的36.0%,比重同比提高10.0个百分点。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速高位运行。3月末,全市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817.0亿元,同比增长61.2%。
贷款投放靠前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我市贷款余额、增量均创新高。3月末,我市本外币贷款余额3.10万亿元,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居第12位;一季度增加1944.2亿元,同比多增482.5亿元,季度增量创下历史新高。
贷款增速较快。3月末,我市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2%,增速创近17个月新高,连续4个月稳居全国36个重点城市第2位。
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贷款结构持续优化,惠企助企力度加大。3月末,我市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96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7.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725.5亿元,同比多增777.0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88.8%,信贷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
从数据上来看,我市制造业贷款增量居全省首位,实实在在地呈现了金融为实体经济输血。3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5590.5亿元,同比增长18.0%,增速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79.4亿元,同比多增65.4亿元,增量居全省11个地市首位。其中,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893.5亿元,同比增长48.2%。
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居全省首位。3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036.7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居全省11个地市首位,超全省平均7.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62.9亿元,同比多增38.3亿元。
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稳步提升。3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8009.8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42.9亿元,同比多增198.5亿元。
多方纾困支持实体经济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针对宁波制造业发达、港航物流业集中、民营小微企业活跃等特征,我市金融机构按照人民银行要求部署,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围绕接触型服务业、小微受困主体、货运物流、投资消费等重点支持领域,强化对重点消费、新市民和有效投资的金融服务。用足各项金融政策,帮助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
疫情期间,由宁波市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上海银行向宁波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放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对企业的融资需求实施“精准灌溉”。
兴业银行宁波分行主动了解辖内合作企业经营情况,对涉疫企业提出的诉求第一时间提供“有温度、有速度”的综合金融服务;推出适合小企业中长期授信的贷款产品,提供无还本续贷、线上快速办理、随借随还、中长期融资等服务。
宁波通商银行总行营业部加强对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联系,迅速排摸供应链疫区客户,对持续经营但受疫情影响存在临时性困难的客户给予适当的延期等措施,切实保障疫情期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为疫情重压下的企业纾困解难。
来源 东南财金 记者 周雁
一审 张波 二审 林兴科 三审 周立明 终审 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