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和记娱乐怡情博娱官网

爱心理发整整10年了!卫生间的马桶上,医院的病床上,她都帮人理过发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一剪聪,二剪乖,剪好一年都有精神头……”3月4日上午,鄞州区福明街道福城社区广场特别热闹,朱彩英正在给一个孩子理发,嘴里念念有词。

每逢农历二月二,朱彩英都忙得不可开交,一天要给辖区三四十个居民理发,今天也是这样。“别急,马上就好了,师傅等一等啊!”朱彩英一边和等候的居民说着话,一边手里的剪刀上下翻飞。

朱彩英今年52岁,爱心理发已整整10年。除了在社区参加便民服务,她还结对了84位老人,定期提供上门服务。

 视频制作:记者 刘波


义务理发,一剪就是10年

年轻时,朱彩英开过理发店,用这门手艺养家糊口。碰到经济条件不好的顾客,她经常不收费。

义剪的事,要从她42岁那年说起。

那次,朱彩英去康复医院看望亲戚,一进病房就看见两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给隔壁床的临终老人理发。她上前询问,得知这是“不要钱”的服务,心里很是触动。“老人已是弥留之际,头发乱糟糟的,他们根本不忌讳,把老人理得清清爽爽。”当时,朱彩英就冒出一个念头,要和这两名志愿者一样,给需要的人义务理发。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经人介绍加入“萤火虫”志愿队,两个月时间就跟着团队跑了十几个小区开展义剪。

“我在社区理过发,在医院理过发,还上门理过发。”朱彩英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住在甬庭小区的老人。老人身患癌症,行动不便,朱彩英主动提出上门服务。当天,她在老人家里卫生间的马桶上,给老人理了发。离开时,老人坚持要付钱,朱彩英谢绝了。

后来,她在甬庭小区结对了21位老人。有一次,她去结对的杨师傅家时,发现他不在家,于是打电话询问。老人说头发确实需要理了,但最近在住院。朱彩英带上工具包就跑到医院,给老人理了发。等第二次上门时,家属告诉她,上一次理完发后的第五天,老人就走了。“虽然只是简单理个发,但能让老人家清清爽爽地走,我觉得挺欣慰的。”朱彩英说。 


一边理发,一边客串“心理医生”

随着萤火虫公益团队的壮大,朱彩英从甬庭小区转战福城社区的福明家园一期、二期、三期以及城市qq等6个小区。十年时间,她累计结对84位老人,定期上门义剪。

“你看,这些都是我结对的老人。他们住在哪里,性格怎么样,身体状况怎么样,上门服务时间等,我都会记下来。一般隔两个月就会问问要不要理发,如果他们在家,我就上门去。”朱彩英的工具包里有一本不起眼的本子,密密麻麻记录着结对人员的信息,“现在已经用不上了,早就记在心里了!”

每月一次的社区便民服务,朱彩英都会早早赶到现场。“大家都熟悉了,我们一边理发一边聊天,挺好的!”有时候碰上居民心情低落,她还客串起“心理医生”。

“小朱,最近老头子血压高,不肯吃降压药,你帮我劝劝他!”在很多居民眼里,朱彩英是公益理发师,更是贴心人,家里的烦心事,大家都愿意和她唠叨唠叨。

今天又是二月二,上午理发“生意”火爆,有两名志愿者一起来给朱彩英帮忙。朱彩英连中饭都顾不上吃,“居民都等着我,肯定要把他们都理好,不能让他们跑空。”

“其实,我做的都是很小的事。”朱彩英从手机里看到过一条新闻,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仍在为居民爱心理发,“照这么算,我起码还能干20年!”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薛曹盛 实习生 张雨倩/文 刘波/摄

通讯员 褚燕玲 杨莉莉 编辑 肖勇

一审 徐佳菁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徐叶 终审 陈剑虹

社区
社区
2022-03-04 16:15:0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