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孩子去哪儿?“官方带娃”解忧愁 -和记娱乐平台在线
每到假期,“孩子去哪儿”是很多双职工家庭的高频话题。随着“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学校、社区都纷纷加入了“带娃”的行列。让我们看看孩子们多彩假期。
视频制作:林桦
内容丰富,课程全公益
去图书馆“清凉一夏”
“同学们,在接下去的五天半里,我们每个人都将自制出一台个性化的蓝牙音响。”7月10日,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暑期公益课堂正式开课。在“科技探索营”的课堂中,一群小学生正饶有兴趣地听取“蓝牙音响”的制作知识。对大多数的孩子们而言,这都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关于电子、电路方面的知识。
陈昕宇是鄞州区首南街道学士小学的学生,马上要就读五年级了。结束首日的学习后,他更期待接下来的课程了。“我很喜欢这种动脑又动手的科技课,好期待自己diy的蓝牙音箱啊。”
陈昕宇住在图书馆附近,他妈妈表示,一看到课程信息就立马报名了。“孩子下学期就要升入五年级了,学业也会越来越繁重。所以趁假期想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平时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制作蓝牙音箱课程。通讯员供图
制作蓝牙音箱课程。通讯员供图
和陈昕宇一样去图书馆过暑假的孩子有很多。
自中小学生放暑假以来,有不少家庭选择带孩子们在图书馆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清凉”假期。“把孩子放在这里我们很放心,看看书、做做作业,这么好的环境,孩子也喜欢。”住在图书馆附近的杨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图书馆推出了“图书馆之夏”五大类41门课程,包含兴趣类、阅读类、体验类、走读类、赏析类。其中兴趣类课程如科技探索营、植物的秘密、小小发明家、古剧表演等,反响热烈,报名基本已经爆满。“很多家长专门设定了闹钟为孩子抢课,大多数兴趣类课程是小朋友在学校里接触不到的,所以大家都比较踊跃,报名通道一上线基本就秒光了。”兴趣类课程负责老师介绍道。
阅读类课程包括面向教师、家长、亲子的多类目活动如“一师一书”分享会,甬上家长共读一本书,小星星暑期童书房等;体验类课程则敞开图书馆大门,开设图书馆研学活动,图书馆馆员课程,书香夜市等;走读类课程如青少年红色课堂等将走进学校和社区,丰富学生家庭的假期生活。
“我们所有课程都是公益性质,几乎每天都有课程和活动,直至暑假结束,家长只需要线上报名就能参与。希望在帮助家长‘带娃’的同时,也能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增长知识。”副馆长曹欢说。
自己动手制作玩具
校园暑托班里欢乐多
这几天,各个学校的“暑托班”也陆续启动。7月10日上午,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暑期托管服务开班,来自全校近413名孩子组成新的班级,走进“亲青课堂”。孩子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一起快乐拓展。为让孩子度过快乐每一天,学校动足脑筋,除学生作业辅导以外,设计了几十门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
“风车”,一个能够转动孩童记忆的欢乐玩具。开课第一天,马基法老师带着南校区一年级的孩子们上科学拓展课,一边学做纸风车一边了解风车的历史和转动原理。
孩子们认真学做纸风车。学校供图
马基法老师指导孩子制作纸风车。学校供图
在马基法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拿出剪刀、胶水、卡纸,先把一张长方形的纸裁剪成正方形,再把它对角折两次,随后用剪刀沿着对角线由外向内剪,将剪开的4个角按照顺序固定到中心点。 最后,用大头针或图钉由纸风车的正面向后穿过中心点,将风车固定在小棒上。
“我也会做风车啦!”当成品出来的那刻,101班的周乐怡小朋友高兴极了,向身边小伙伴展示。 102班的高梓轩小朋友还知道,风车是利用风力转动,风越大,风叶转动越快。活动最后,同学们一起迎风跑,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旋转风车,所有人开怀大笑!
孩子们开心展示自己的作品。学校供图
马基法老师说,这场风车制作活动是一年级劳动课程和数学知识的结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课堂效果看,无论是制作还是测试环节,同学们都能全身心地投入,乐享托管时光。
记者 林桦 樊莹 通讯员 施虹宇
编辑:张亮